首先,突破心理障碍。
考研翻译看起来很恐怖,句子很长,平均每个句子长达到了近四十个单词。有些考生一看,这么长的句子,肯定很难,肯定读不懂,在心里产生了一种畏惧情绪,首先在心里否定了自己读懂这个句子的可能性。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,很难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来进行考研翻译句子的解读,本来可以读懂的句子,由于主观上没有达到最佳状态,没有全力以赴,也会越读越生涩,甚至有些考生会因此放弃,白白浪费了本可以得到的分数。
其实,考研翻译没有想像中的可怕。虽然句子长一点,但是要知道,任何长的句子,它的主干都是短的。要理解这一点,必须明了英语构句的一种思维,即层级结构——主句套从句,从句中再套次从句。比如:NOS whose boss is Laoyu who is a famous educator in China is a English-training school。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层级结构,它是一个主句: NOS is a English-training school, 再套了一个从句:whose boss is Laoyu,再在从句中套了一个次从句:who is a famous educator in China。这个句子乍一读好像很复杂,其实只要明白了这种思维——层级结构,找出主干结构,划清修饰结构,这个句子就迎刃而解了。
另外一点需要明白的是,考研翻译每年考的句子类型都是固定的。虽然考的句子每个都不同,但是究其根底,把每年考的句子类型总结一下,无非就是这么几种:定语从句,状语从句,倒装,插入,省略,同位,指示代词。
所以考生在翻译冲刺复习的时候,心中一定要有一种“战略上鄙视它,战术上重视它”的心理,不管考研句子怎么长,一切句子都逃不脱我“如来佛的掌心”。不管怎么变,万变不离其宗。以一种以不变应万变,无招胜有招的心态来应对所有考研句子。有了能读懂考研翻译句子的信心,考研翻译句子就读懂了一半!
其次,翻译词汇的解决之道。
考研翻译对词汇的数量要求并不高,但对词汇的质量要求较高。只要词汇量的水平在六级左右,翻译词汇中量的要求已经满足了。如果在做翻译的练习过程中,一句话还会碰到超过三个以上的生词,那么在冲刺复习过程中还要分配一些时间把缺少的词汇补充上来。但是,如果词汇量达到了六级以上的水平(也就是说在翻译的真题句子中很少碰到生词了),这也并不意味着翻译词汇这一块就解决了。这是因为考研翻译对词汇还有一个“质”的要求——即“熟词僻义”。“熟词僻义”即单词很熟悉,但翻译出来的意义却是生僻的。考研翻译中有“熟词僻义”的单词很多,冲刺复习时间紧迫,不可能一一记住,怎么办?
“熟记僻义”的最终解决之道——联想法。